实探沃兰特:低空经济“起飞” 生态建设先行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乔翔 黄一灵
“今年以来公司已经完成了五轮亿元级融资。”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头部企业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沃兰特”)合伙人、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表示,沃兰特敏锐识别到了市场融资环境的深刻变化,这种洞察力对于企业快速调整融资节奏,获得稳健发展至关重要。
近日,沃兰特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黄小飞告诉记者,作为2024年以来沃兰特获得的第五轮亿元级融资,本轮融资将在持续推动VE25验证机试飞、试验基础上,用于加速机型的研发与制造、VE25-100的适航取证,推动高等级商载客运eVTOL的商业化。对于是否有登陆资本市场的准备,黄小飞直言,公司积极准备,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公司现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尽快实现产品化、商业化,早日让公司的商业逻辑跑通。
匹配市场“小步快跑”
记者注意到,沃兰特是今年以来国内获得融资轮次最多的eVTOL企业,也是年内累计融资金额最高的eVTOL企业之一。
“为了更好匹配低空经济市场,我们目前认为‘小步快跑’是一个对于公司而言较为合适的方式,所以采取了短时间多轮这一融资策略。”黄小飞告诉记者,“其实我们每轮都有上亿元融资,之所以选择‘小步快跑’这种策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可以为交易提供灵活性,凝聚市场共识。此外,我们在融资过程中明显感受到,这也为行业释放了信心、窗口,让投资人尽早参与到低空经济市场中来。”
作为沃兰特最新一轮融资的投资方,首程控股执委会委员、首程资本总裁叶芊认为,eVTOL作为未来最有前景的产业之一,与首程控股现有的停车、产业园区、旅游景区资产营运等业务板块可形成高度协同效应。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23年的北京机器人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总规模100亿元,由京国瑞基金和首钢基金旗下股权投资平台首程资本联合管理。此次投资沃兰特,也是京国瑞基金与首程资本在移动物流智能化方向的审慎与重要布局。
在京国瑞基金执行董事张琛看来,移动物流智能化的发展日新月异,以eVTOL为代表的航空器不仅将颠覆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还能加速百行千业的智能化、电动化改造升级。
“转机出现在2024年,事实上,去年上半年公司整体还处在一个相对困难的状态,现金流也比较吃紧。为了能够获得资金支持,公司一直在积极寻找投资人。”在谈及如何寻找互相匹配的投资人时,黄小飞的回答十分明确,不赋能的钱不要,能够在产品和应用场景的开发上陪伴公司长期走下去的投资人都是沃兰特的目标。
“而且我们希望股权是多元化的,因为多元化会给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公司带来所需的不同养分,融资的过程也是融智、融通的过程,我们更在乎多元性。”黄小飞进一步表示,从公司历次融资结构上也可以看出公司对这一理念的贯彻程度,投资人结构中既有国资,也有偏市场化资本,而且层次分明、互补充分。
对于正在同步启动的下轮融资,黄小飞表示,公司不会定好一个策略后保持不变,要对投融资环境的极大变化怀有深刻洞察,及时调整。“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中,用一个标准的范式去应对充满变化的资本市场、乃至让市场形成统一的认知是挺难的,所以我们不会僵化自身发展战略,一定是跟随不同的环境进行适配。”
除沃兰特之外,今年eVTOL领域企业相继发生大额融资。华泰证券通信首席分析师王兴认为,从全球角度来看,低空产业的投融资主要集中在eVTOL行业。尽管无人机和信息基础设施同样重要,但资本市场对eVTOL的关注尤为突出。这一趋势类似于新能源车的发展路径,即从电动化、网联化到智能化,低空飞行器的发展也将遵循类似的模式。
生态搭建至关重要
黄小飞认为,沃兰特之所以能够吸引众多优质的资本青睐,核心原因是这些优质资本相信低空经济赛道的核心逻辑,相信产业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
“具体到选择沃兰特,我个人认为公司的重要优势是具备良好的生态闭环。”黄小飞表示,沃兰特首先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其次把应用场景做了拆分,拆分成5至6种精准应用场景,然后再去思考为了达成某种应用场景,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去匹配。
黄小飞说,公司是行业里较早提出产品定义理念并对产品进行了精细化的定位,从产品整体定位到具体的功能定位,到如何匹配市场中各类客户的实际需求等,沃兰特都充分做好了相应的前置工作。也就是说,沃兰特不是拿着产品找市场,而是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去找应用场景,再去生产产品。
“除了核心团队对于行业未来的洞察能力外,生态能力的建设至关重要。”在黄小飞看来,对于一家eVTOL企业而言,光交付产品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生态去托举中国eVTOL行业,要得到顶级客户的支持。
“据我观察,特别是在新兴领域,如果一家企业的产品满足不了市场,或者只是满足市场中很小的一部分,那么想做一款好产品,希望进一步商业化,成功要素并不具备。”黄小飞说。
“所以我们找了行业中顶级的客户来跟我们合作,共同去打磨和研发低空领域航空器。”据黄小飞透露,成立三年以来,沃兰特与南航通航、中航材航空救援、亚捷航空等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及意向订单700余架、意向订单金额150亿元,完整覆盖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等六大类eVTOL应用全场景。
在产品研发进度上,2023年9月,沃兰特VE25-100型号合格证申请获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受理。黄小飞表示,公司在积极争取该机型于2026年取证。“在此之前,沃兰特争取进行一些小范围的试运行,可以提高产品的成熟度,使得整个飞机的研发更加顺畅衔接,市场匹配程度更高,也为整个产业提供好的经验和借鉴。”
“明年计划生产3到5架飞行器,并有望开展商业试验运行。一旦在2026年取得相关适航证件,沃兰特和我们的伙伴将开启大规模商用计划。按照规划,到时可进行商业载人场景的运行。”黄小飞说。
据黄小飞透露,公司目前已经在四川自贡建立工厂,预计年产300架,是自贡市产业引导基金携手鼎晖百孚公司投资的第一个标志性项目。目前工厂的第一产线可以支持大约100架飞机的生产,预计会在2027年至2028年交付完这些订单,后续视市场反响情况决定是否建设第二产线。
积极抢抓行业风口
低空经济产业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采购情况是低空经济活动的直接表现,也是反映整个产业发展活跃程度的重要体现。
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分季度看,2024年一、二季度,无人机采购量信息逐渐增加。其中,一季度846条,二季度1104条,环比增速30.5%。从地区规模分布来看,2024年上半年低空产业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采购主要聚集在中南和华东两地,采购量信息分别是576条和478条,占总采购量信息的29.5%、24.5%,合计占比超五成。
在低空经济产业逐步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顶层设计和配套政策支持本地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近期,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
专家表示,在核心政策助推下,低空经济行业迎来风口,行业内的企业将顺势“起飞”,其中头部企业也将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当中。
“对企业而言,肯定是优先把主业做好、做强,这也是参与产业链一切上下游基础的前提。基于此的一个自然延伸,头部企业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参与一些生态的构建。”在黄小飞看来,沃兰特将坚定做好主机厂角色定位,对于整个产业链生态需要的融资租赁、维修维护、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管理等关键核心环节,公司会选择战略性合作伙伴来共同参与建设,而不是单打独斗。
“我们希望争取早日形成一个良好的投资生态,大家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形成一个eVTOL生态丛林,这是沃兰特未来愿意积极尝试探索的一个重要方向。”黄小飞说。
谈及未来是否会登陆资本市场时,黄小飞坦言,公司正在积极做这方面的准备,但打铁还需自身硬,公司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尽快实现产品化、实现商业化,早日让公司的商业逻辑跑通。
黄小飞表示,过去几轮融资引入的投资人都具备很强的规范治理能力,比如君联资本、首钢基金、明势资本、华强资本等,有这些投资人的陪伴和赋能,相信公司能够加速向资本市场进发。
“回顾过去几年的发展过程,沃兰特受到的挫折很多,其中就吃过内控不完善而带来的苦果。所以,对当前时点的沃兰特来说,一是迅速做好产品,早日实现商业化;二是做好内控合规治理。结硬寨,打呆仗。”黄小飞认为,千万不要以“闯关”的心态去面对资本市场,上市对公司而言是一种赋能,是助推业务进一步成长的契机。通过对接资本市场,产融结合帮助公司接通一个管道,连通中国资本市场的汪洋大海。